大学职业资格刷题搜题APP
下载APP
课程
题库模板
Word题库模板
Excel题库模板
PDF题库模板
医考护考模板
答案在末尾模板
答案分章节末尾模板
题库创建教程
创建题库
登录
logo - 刷刷题
创建自己的小题库
搜索
【简答题】

一、古代诗歌阅读(本题共2小题,9分)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,完成1〜2题。 秋兴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,日日江楼坐翠微。 信宿1渔人还泛泛,清秋燕子故飞飞。 匡衡2抗疏3功名薄,刘向4传经心事违。 同学少年多不贱,五陵衣马自轻肥。 【注】1信宿:再宿。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。2匡衡:西汉经学家、大臣,元帝时位至丞相。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。3抗疏:上疏直言。杜甫任左拾遗时,曾上疏言事,论救房琯。4刘向:汉朝经学家。宣帝时任谏大夫,曾因反对宦官而下狱,免为庶人。 1.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 A.本诗写于秋天,身处秋风萧瑟之时,诗人不免触景生情,感发诗兴,故曰《秋兴》。 B.首联写城里千家万户都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,江楼坐拥在青翠的山峰中。 C.颔联写渔人连续在船上过夜,此时正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,燕子依然展翅飞来飞去。 D.全诗既有动景,又有静景,诗人以动衬静,对静景的描写看似宁静却并不宁静。 2.本诗由眼前秋景而生感,试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生发出哪些感触?(6分) 二、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,完成3〜4题。 声声慢·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,和李清宇韵1 辛弃疾 征埃成阵,行客相逢,都道幻出层楼。指点檐牙高处,浪拥云浮。今年太平万里,罢长淮2、千骑临秋。凭栏望,有东南佳气,西北神州。 千古怀嵩3人去,应笑我、身在楚尾吴头4。看取弓刀,陌上车马如流。从今赏心乐事,剩安排、酒令诗筹。华胥梦5,愿年年、人似旧游。 【注】1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(1172年),辛弃疾时年33岁,到滁州任上半年,治理地方大有成效。李清宇,作者在滁州新结识的朋友。2长淮:淮河为当时宋金的交界线。3怀嵩:怀嵩楼,唐李德裕贬滁州,作此楼,取怀嵩洛之意,后终回故乡嵩山。4楚尾吴头:滁州为古代楚吴交界之地,故称。5华胥梦:《列子·黄帝篇》:黄帝昼寝,梦游华胥之国。那里国无君长,民无贪欲,一切安然自得。 3.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( ) A. 上阕前五句以来往行人的口吻,描述了奠枕楼拔地而起、高耸入云的宏伟气势。 B. 登楼远眺,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,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。 C. 借用李德裕在滁州建怀嵩楼而最终回到故乡的典故,暗示自己心境,含蓄深沉。 D. 这首词思路层次分明,步步深入,风格豪放,表现出作者胸有天下的襟怀气度。 4.前人评价这首词“抒情赋志,跌宕起伏”,词中表现了作者哪些情感,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。

手机使用
分享
复制链接
新浪微博
分享QQ
微信扫一扫
微信内点击右上角“…”即可分享
反馈
收藏 - 刷刷题收藏
举报
刷刷题
参考答案:
举一反三
相关题目:
刷刷题-刷题-导入试题 - 刷刷题
参考解析:
题目纠错 0
发布
刷刷题-刷题-导入试题 - 刷刷题刷刷题-刷题-导入试题 - 刷刷题刷刷题-刷题-导入试题 - 刷刷题
刷刷题-刷题-导入试题 - 刷刷题
刷刷题-刷题-导入试题 - 刷刷题
刷刷题-单词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