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职业资格刷题搜题APP
下载APP
课程
题库模板
Word题库模板
Excel题库模板
PDF题库模板
医考护考模板
答案在末尾模板
答案分章节末尾模板
题库创建教程
创建题库
登录
logo - 刷刷题
创建自己的小题库
搜索
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题库 - 刷刷题
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题库
题数
212
考试分类
高中地理>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
售价
¥20
手机预览
收藏
分享
复制链接
新浪微博
分享QQ
微信扫一扫
微信内点击右上角“…”即可分享
去刷题
简介
高中地理-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
...更多
章节目录
题目预览(可预览10题)
【简答题】
[1/212]读下图,完成第下列各题 【图片】小题1:有关图中A河流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.流量季节变化较大,有春汛和夏汛,有结冰期,含沙量较小B.流量季节变化较小,...
参考答案:

小题1:A   
小题2:B
参考解析:


小题1:读图,根据经纬度判断,图示区位于45°N-50°N之间,有130°E穿过,所以应该是我国东北地区(三江平原),这里是温带季风气候区,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,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,有结冰期,植被条件较好,河流含沙量小,A对。季风区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,B错。A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,C错。河流流量主要取决于大气降水,降水年际变化大,季节变化大,D错。
小题2:B地区属于三江平原地区,地形平坦,没有滑坡、泥石流问题,A错。这里人类活动较多,由于开垦耕地,湿地破坏较严重,这里的纬度高,受北方寒潮影响,农作物冻害较多,B对。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山区等坡度大的地区,这里是平原,水流平缓,以泥沙沉积为主,所以C、D错。
【简答题】
[2/212]湿地破坏后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.湿地面积扩大,土地荒漠化加剧B.气候湿润,盐渍化土地面积缩小C.河川径流量减少,地下水位上升 D.生态环境破坏,动植物...
参考答案:
D
参考解析:

本题可结合湿地具有的生态环境功能分析,湿地能调节局部小气候,调节河流径流量,涵养水源;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,故湿地破坏后,生态环境破坏,动植物资源减少。
点评: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,知识性试题,难度较低。本题还可结合洞庭湖湿地或三江平原沼泽地的保护设计相关试题。
【简答题】
[3/212]西藏拉鲁湿地,是世界稀有的、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。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,总面积为18.2平方千米,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。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,覆盖...
参考答案:

小题1:C
小题2:D
参考解析:
【简答题】
[4/212]过去洞庭湖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①泥沙淤积②周边地区灌溉用水过量③人工围垦④气候干旱,蒸发旺盛 [     ] ...
参考答案:
B
参考解析:
【简答题】
[5/212]湿地是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,我国近年来在东北开展了20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,对约5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。读图,分析回答下列问题。 【图片】 (1)湿地...
参考答案:
(1)C
(2)三江;松嫩
(3)B
(4)B
(5)D
参考解析:
【简答题】
[6/212]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。下图是“苏北某乡镇土地利用变化情况”,该图将该区域划分为25个方格,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1980年和201...
参考答案:

小题1:BD
小题2:AC
参考解析:
【简答题】
[7/212]读乌江流域图,回答16-17题 【图片】小题1:乌江流域    A.地势东北高、西南低B.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C.有遵义、...
参考答案:

小题1:D
小题2:B
参考解析:

小题1:乌江总体是由西南流向东北,所以地势西南高,东北低;该地区位于秦岭-淮河以南,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;荔波不位于乌江流域;根据图例乌江流域铝土、磷等矿产资源丰富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。
小题2:通过图例分析,该地区拥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,沿线多水电站,水能资源丰富,实现了对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,所以可以发展电力—炼铝—铝加工产业链。该地地形以丘陵地形为主,平地少,不适合大规模种植水稻。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容易导致景观生态的破坏。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。
【简答题】
[8/212]湿地有“地球之肾”之称,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,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。分析“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”图完成下列问题:(11分) 【图片】(1)简述图中长...
参考答案:

(1)湿地面积急剧下降,湖泊数量减少,湖泊面积缩小。(2分)  
人为原因: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是导致湿地面积减小的最直接、最主要的原因。(2分) 还有上游地区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和毁林种粮,使水土流失加剧,含沙量增大,也加快了湖泊的沼泽化过程。(1分)  
(2) 
①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; 
②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水量的调蓄功能; 
③破坏了水平衡,改变了这里原有的水循环方式; 
④削弱了湿地对有害物质的吸收与分解功能;
⑤使水分的蒸发量减少,影响当地局部地区的小气候; 
⑥压缩了生物的生存空间,使原有的水生生物大量灭绝。(至少答出四点)(6分)
参考解析:
:本题考查湿地保护。第(1)题,从1950年及2004年两幅图可知,湿地面积急剧下降,表现为湖泊缩小,其原因主要是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。第(2)题,湿地面积减小,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,主要体现在气候、水文、生物和地形等方面,突出分析其不利的影响。
【简答题】
[9/212]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,下列利用方式正确的是 A.变“北大荒”为“北大仓”,建商品粮基地B.“围湖造田”,发展果蔬、花卉生产C.进行大批量“耕海牧渔...
参考答案:
D
参考解析:
【简答题】
[10/212]读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,回答以下问题。 【图片】  小题1:三江平原湿地形成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①气候冷湿 ②地形地平不理排水 ③土壤...
参考答案:

小题1:C
小题2:B
小题3:A
参考解析:


小题1:本题考查湿地的形成原因。沼泽地的形成主要从地表大量积水分析,从降水量、蒸发量、河流水、地形影响排水和地表下渗等方面分析,故与⑤⑥关系不大。故选择C项。
小题2: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。从图中信息可知,耕地面积增加,湿地面积减小。故选择B项。
小题3:根据图中信息可知,耕地面积增加,湿地面积减小,所以是过度开垦导致湿地减少。故选择A项。
刷刷题-刷题-导入试题 - 刷刷题刷刷题-刷题-导入试题 - 刷刷题刷刷题-刷题-导入试题 - 刷刷题
刷刷题-刷题-导入试题 - 刷刷题
刷刷题-刷题-导入试题 - 刷刷题
刷刷题-单词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