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
诛杀。专指古之王公大臣伏刑于户内,以别于平民受戮市中。
1.出自《汉书·叙传下》雕落洪支,底剭鼎臣。
2.出自《陈书·始兴王伯茂传》允宜罄彼司甸,刑斯剭人。
3.出自《新唐书·元载王缙等传论》鼎折足,其刑剭。
1.荒诞无稽。
1.清淡﹐不浓烈。
2.清静淡泊﹐不追求名利。
1.恬淡自甘﹐清静无为。
1.谓浮夸而不切实际。
1.空泛无用的说教。
1.犹虚实。
1.白白地度过。
1.虚弱疲惫。
1.限额外的数目。
2.空设的名额。
1.空射;射不中。
2.空拉弓弦而不放箭。
1.空虚缺乏。
2.指身体亏损﹑虚弱。
1.空虚烦躁。
2.中医谓热性病后期或外感病经过汗﹑吐﹑下后﹐馀热未清﹐胸中烦热﹐睡眠不宁等现象是虚火内扰﹐称为"虚烦"﹐属虚热症。
1.空泛﹐不实在。
1.放任不羁﹐无所顾忌。
2.白白地消逝。
1.废除;抛弃。
2.白白丢弃。
1.犹糜费。白白地消耗。
1.空授爵位或封邑。相对实封而言。
1.浮而不实。
1.无私而公正。
1.表面上很恭敬。
2.谦虚﹑恭敬。
①凭想像编造写通讯报导不能虚构。②文艺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法。指作家创作时在掌握生活素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加工,塑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。
清代画家。僧人。俗姓朱,名怀仁,出家后,法名虚白,字虚谷,号紫阳山人,安徽新安(今歙县)人。早年任清军参将,后于九华山落发为僧。善画人物肖像、花鸟山水,冷隽清新,为海上画派代表人物。
1.见"虚馆"。
1.虚假离奇。
2.指虚伪欺诈。
1.无备之国。
2.空其国。
3.无主之国。
1.白白地度过。
1.包罗﹐包含。
1.由于身体虚弱或患有某种疾病而引起的不正常的出汗现象。
1.有名无实的称号。
1.犹虚耗。空竭。
1.空竭。
2.白白地消耗﹐浪费。
1.白色的天空。颢﹐白貌。
1.见"虚猲"。
1.犹平和。
1.空谷。
1.虚空;虚假。
1.眼晕而看到的虚影。
2.虚幻不实。
3.白白地耗费。
1.浮华不实。
2.虚荣﹐浮名。
1.空相惊嚷。
2.胡乱吹嘘。
1.不实之言。
1.谦逊虚心。
2.言知识浅薄。
虚谦虚。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宽广。形容非常谦虚,能容纳很多意见善于领导工作的人,没有不是虚怀若谷的。
1.虚假而不真实的;虚无缥缈的。
1.虚妄荒诞。
1.道教神名。
1.当空一扬。
2.比喻使用手段迷惑对方。
1.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。
1.指透光的窗帘或帷幔。
2.同"虚晃"。空扬一扬。
1.旷达。
2.犹虚空。
指阴液亏损引起的虚热症,即中医所指的阴虚生内热”。临床表现为低热、午后潮热、五心烦热、口干咽痛、鼻衄、颧红、盗汗、唇干舌红、脉虚细数等。